坦克大战1990传事更传艺——读《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茆大祥说社工
2014年10月16日传事更传艺——读《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茆大祥说社工
书 影
作者和张继青先生
一
张继青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昆剧表演艺术家,以其精粹之作“三梦”——五旦戏《牡丹亭 ? 惊梦 ? 寻梦》,正旦戏《烂柯山 ? 痴梦》闻名于世。她的表演含蓄蕴藉,唱腔韵味隽永,委婉感人,吐字归音,圆润可赏,尤为一提的是她独到的小腔处理,柔美细腻,恰到好处,具有鲜明浓郁的南昆风格陈荣竣,在国际文化界和海内外观众中享有盛誉。王文章先生曾指出,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文化遗产,其表现形态主要呈现为附着在戏曲表演者身上,依靠口传心授承续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一个剧种的兴衰也很大程度上系于那些保留在表演艺术家身上的精粹的表现形式能否被传承,而一个剧种的衰落与消失也往往与对这些遗产与表现形式的漠视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张继青及其表演艺术的研究显然是戏剧界,特别是昆剧界值得十分重视的事情之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八十年代,曾出现过一阵“张继青昆剧表演艺术研究”潮凌小娟,诞生了一大批研究评论性文章;而九十年代初,丁修询先生以及中国昆剧研究会也相继著、编出版了《笛梦情边——记张继青的艺术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张继青表演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纵观这些著作文章,应该说“张继青及其表演艺术研究”有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献积累和借鉴性的理论指导。但自本世纪以来,却鲜有此类研究评论性著作、文章面世,究其缘由,坦克大战1990笔者推测大概有二:一是因为张继青先生年事日增,逐渐淡出舞台,且平淡低调的个性使然;二是当今剧坛少了几分书卷味、研究味,而多了一些名利味、商业味。这或许是件遗憾却又无奈的事。
而2009年由朱禧、姚继焜两位先生编著的《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下文简称《青》,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3月)一书的出版,犹如荒漠中突现一片绿色,着实让人感到阵阵慰藉好口子网。该书是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之“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1]中的一种,“定位不是单纯的传记,而是着眼于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代名角,把昆曲艺术与附着在‘人’身上的那些非物质形态的演唱遗产武神风暴,真实地通过一个个传记鲜活地呈现出来”[2]。其宗旨是不仅在简单地传事,更重在传艺, 正如该书“编著者的话”中所讲一样,“张继青和此书合作者都觉得,只有通过她在学戏、排戏、唱戏、教戏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与老师、领导、同伴们的相处相识,才能真实地写出张继青的一生,也许只有这些才能对今天和明天的同行们的从艺生涯有所启发”(页1),可见其立意与一般的传记书籍不同。通阅全书,可以说该著是一部意义非凡、结构合理、内容翔实、风格朴质的传记性著作,是本世纪以来“张继青及其表演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值得所有专业昆剧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以及昆剧研习者的珍视和阅读,以致能够从中得到很好的可以汲取的艺术营养,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昆剧事业。
二
曾记得章诒和女士在其《伶人往事》一书中这样写道,“大凡某行出了个大师级人物,总要具备种种条件和机遇,一是天赋条件好,又肯下功夫;二是师友襄助,本人度量宽和;三是所处社会文化环境,既在传统艺术的薪火相传中得其陶冶,又善于接受新文化风气的影响。新旧两面、中西两面都得到营养滋润,以丰富自身”[3],当然这段话是原书中分析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二先生何以高出同辈乃至前辈的地方的。而笔者认为,这段话同样也适合于张继青先生。
在《青》书中,编著者首先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为题,比较翔实地用十万余字记述了张继青的家世以及五十五年的从艺经历。说是编著者创作,但实质上读者或许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此篇就是张继青先生本人的口述,就像一位老者在娓娓道出自己的往事,显得十分亲切与朴实,况且编著者之一姚继焜先生即是张继青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而朱禧先生也是张继青多年的同事。正如此篇标题“平平淡淡才是真”所意,这是张继青先生一直所追求向往的生活,但出生于抗日战争中的她怎能过上平平淡淡的生活,记忆中的童年是多灾多难的,甚至差点做了童养媳,即使从艺也是“因生活所迫,想找一个饭碗而已”,(页2)而不是想到继承什么事业。但毕竟张继青先生出身于梨园之家,祖父、母亲以及姑母都是苏滩艺人,耳濡目染间受到了戏曲的熏陶,“每当看到舞台上的演出,她都会忘掉一切,沉静到剧情中去,一会儿喜,一会儿悲”。(页8)也许正是这样,张继青表现出了一定的戏曲天赋,从华和笙老先生教的第一段苏剧【太平调】唱起,五十五年来,“真的唱出了春光一片”。戏曲界有句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的天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背后肯下功夫。张继青的学戏经历也正是如此,“天生嗓子不错,但响鼓仍需重锤,她学京剧梅派唱腔,让声音宽起来,又学程派唱腔,让嗓音刚柔相济,甜美圆润”。为了掌握昆曲的技巧和韵味,张继青向俞锡侯先生下苦功夫学戏南昆旦角唱念果维康,一天三次拍曲练唱,每支曲子要唱20遍。同时为了更好地协调身体、圆婉动作,甚至向精于太极拳的书画家费新我先生学打拳。从1956年伊始的三年内,日复一日马布岛,每天勤学苦练,真可谓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而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昆剧表演基本功。
在面对自己的表演艺术得到了大家一致赞扬时,张继青先生始终认为“自己有幸遇上了许多优秀的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都将自己对昆剧传统表演艺术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页31)以“三梦”为例,《牡丹亭 ? 游园 ? 惊梦》也是张继青学的第一个昆剧折子戏,由传字辈老师的老师、全福班后期名旦尤彩云先生开蒙,还教给了她一辈子都没有忘也不敢松懈的“心法”——脚底下功夫要打实。而《牡丹亭 ? 寻梦》则是师从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教育家姚传芗先生申东靖。姚先生还为张继青编排了久已失传的《牡丹亭 ? 写真 ? 离魂》,设计了《写真》中为和梦境情结衔接杜丽娘持柳枝上场以及《离魂》中巧妙运用《蝴蝶梦》中庄周脱壳变形的手法,表现杜丽娘之死恋爱舞台,成了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而《烂柯山 ? 痴梦》则求教于同样是传字辈的昆剧表演艺术教育家沈传芷,对此,张继青说8荣8耻,“沈老师教戏的身影,使我终身难忘,一出《痴梦》学成,使我受用一生”。(页33)除了“三梦”之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天下能者皆为师,张继青先生先后向俞锡侯、俞振飞、言慧珠、华传浩、宁宗元等诸位昆剧前辈学习表演唱念艺术,可谓是不拘一格,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如今,张继青先生一提到自己的老师,便感恩不尽,也正是她尊师重道,对待艺术一丝不苟、执着认真,造就了其德艺双馨。
我们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张继青先生的表演艺术既得益于传统艺术的陶冶,又得益于新文化风气的影响,即由传统昆曲前辈传授,又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代名家。前者自不便多叙,而后者在《青》书中有大量的篇幅记载,如“落户苏州政府重视”、“苏昆艺术后继有人”、“‘艺圃’三年根基初成”、“重返南京开心局面”、“受邀进京荣获梅花”等,均能看出新中国对其昆剧艺术的培养。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张继青先生亦走出国门,在把典雅的中国昆曲艺术介绍到异邦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被异邦文化所感染,从宏观方面达到了文化交流,而微观方面丰富了自己,在第一篇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初次出访影响绵绵”、“西柏林、意大利演出”、“日本一月上演成功”等。同时在第一篇中还记载了江苏省昆剧的发展、传承以及昆剧现代戏的编演,皆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对张继青先生表演艺术的研究评介,无疑也成了《青》书的重点,编著者在接下来的第二篇精心挑选了9篇评论文章,构成了“诸家评说‘张三梦’”部分,其作者分别是王朝闻、阿甲、张庚、冯牧、梁冰、丁修询、刘卫国、汪澄以及魏子云(中国台湾)等先生。这些文章以张继青表演艺术为典型,进而对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规律,乃至美学体系各抒发其见,显得都十分深刻、中肯。如王朝闻先生通过美学的视角“以虚为实”“以实为虚”系统地评价了“三梦”演出;而阿甲先生则从生活体验和戏曲舞台体验的关系方面谈论了张继青的表演艺术;张庚先生则从评介张继青的表演上升为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原理的阐述;冯牧先生则从张继青的演出思考昆剧的继承和发展等等,总之见仁见智,对于今天和明天的演员(不仅是戏曲演员)以及戏曲研究者颇有教益。因此,编著者如此安排,相当合理与到位。
而张继青先生本人谈昆剧表演亦不容或缺,于是便有了《青》书第三部分中的两篇《从艺札记》,分别为《从脚底下练起》、《细磨才能出精品》。这是张继青先生本人的谈艺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从脚下练起”,这是对昆剧基本功的要求,而“细磨”则是对表演技巧的提升,特别是“细磨”亦是当今青年演员所缺少的,舞台表演往往细节打动观众。张继青先生特别指出,“一个演员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思全部用到台上”,(页205)同样也值得所有演员去学习。同时她也提到了乐队伴奏以及争取新观众的重要性,亦值得大家去认真的思考。
《青》书最后附录了张继青先生的“三梦”演出剧本,使得该书更加完整戴相龙。同时书中穿插大量张继青先生的剧照、生活照(很多是首度公布)也使此书显得丰富多彩,犹为可赏。
三
白玉难免会有瑕疵,《青》中同样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发掘和创作的地方,如鲜有描述张继青先生如何训练内心体验的方法上山安娜,以及内心感情如何联系外形,在舞台上如何激起感情的经验;描述张继青先生师从诸位昆剧前辈以及传承昆剧的经历略显薄微等等。当然瑕不掩瑜枉凝眉简谱,愿此书能唤起新一轮“张继青及其表演艺术”研究热潮,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昆曲,学习昆曲,研究昆曲。
注释:
[1]目前已出四本,即《侯少奎昆曲五十年》、《巾生今世——岳美缇昆曲五十年》、《楚辞兰韵——李楚池昆曲五十年》、《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均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吴新雷《近三十年来昆曲研究之概略回顾》,《中华戏曲》2009年第1期
[3]章诒和《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湖南文艺出版社,蒋多多,2006年10月,P359
本文系朱禧、姚继焜编著《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3月)书评,与陈扬合署名发表于《昆剧艺谭》2013年第8期,发表时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