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伊犁河畔林则徐-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2018年06月09日

伊犁河畔林则徐-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说起林则徐虎门销烟,彪炳千秋,万众敬仰。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道光皇帝流放新疆伊犁,当替罪羊,革去四品卿衔,从重发配伊犁“赎罪”。当时,林则徐已经年近花甲,从高位一下跌落低谷。国难当头,报国无门,林则徐行进到西安竟然大病一场,幸亏有妻子和三个儿子陪同。他在西安休养两个多月,身体康复后,才继续西行,踏上流放的艰难路程。

林则徐赴戍新疆雕塑
在三个儿子陪同下,林则徐自西安到达陕西乾州。但是,他对体弱的夫人很不放心,就让大儿子回去照顾他的妈妈,然后带着另外两个儿子继续西行。父子三人到了兰州,兰州的文武官员很敬佩林则徐的英雄壮举,热情款待。他们在兰州住了10天,又继续往河西走廊前进。林则徐坐马车来到了嘉峪关,他的马车刚一过去,那斑驳的城门就吱吱嘎嘎地关上毛玉萍。林则徐回头望着已紧闭的城门桑晨图片,不禁感慨万千,顿生悲怆。
立马停车忏魂曲原版,57岁的林则徐,孤立无援地跋涉在荒凉寂寥的戈壁上,一个曾居高位的功臣,当年如何顶风冒雪,走过风沙滚滚的大漠戈壁,走过冰天雪地的天山山脉,如何承受着艰难的折磨。他身边不再有前呼后拥的卫兵,只有两个儿子和几辆马车同行。
往西是越走越荒凉,越走越寒冷,玉门关外是赤地千里,荒漠连天,气候干燥寒冷。林则徐进入新疆境内时,已是塞外冰天雪地的严冬。他的马车上有什么御寒的东西?有老羊皮大衣吗?有毡袜、毡靴吗?长途跋涉在塞外滴水成冰的寒冬,没有这些御寒的衣物,能行吗?沿途人烟稀少,到处是荒漠戈壁高山,遇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情况,只能夜宿马车上,戈壁滩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可走,林则徐的马车只能硬碰硬地在满地乱石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轧乱石的声音令人心悸。有时大雪封路,林则徐的马车常常陷进雪坑冰窟,惊马狂嘶邪佛王。他有两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況:“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厢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林则徐南疆考察图
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父子三人经过4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伊犁的恵远城。冬日的惠远,彤云密布,寒风呼啸。先期流放到伊犁的原两广总督、曾和林则徐并肩抗英的邓廷桢等候已久,他特意赶到城外数里迎接。昔日抗英,炮火中二人共显英雄本色。今日同遭遣戍,于边关相聚,情何以堪!心中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中。
林则徐简单地安顿了一下九龙剑宗,就急忙前去拜见伊犁将军布彦泰,行向领导报到之礼。布彦泰虽是满人,并没有因为林则徐是“罪臣”而轻慢他,反而对他既热情又敬重,告诉他,你一路劳顿,先休息一下,以后就管一下粮饷处的事吧。布彦泰还让人送过来不少的米面、猪羊、鸡鸭等食物,这无异于雪中送炭。林则徐当即表示感谢。
林则徐在伊犁算是有家了。房子太旧,墙壁有缝,门窗透风,难以御寒火武耀扬。林则徐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和泥抹堵糊门窗。林则徐是南方人,不习惯睡火炕。经过房东的允许,就把火炕改为床铺,还添置了桌椅板凳和必要的炊具。房东也知道林则徐的来历,对他十分客气还不收他的房租。林则徐只好通过超值送礼的方式表示感谢。
几天后,道光皇帝下旨:裁撤伊犁镇总兵,将办公场所移置天津。伊犁将军布彦泰不知道该咋办,就征求林则徐的意见。林则徐告诉布彦泰,沙俄野心勃勃,终目虎视眈眈,妄图侵占我新疆的大片土地,现在一定要加强新疆的军事力量,干万不能裁撤伊犁镇总兵。于是,布彦泰就按照这个意思上奏皇帝,请求保留原军队编制不变。道光皇帝觉得有道理,终于保留了伊犁镇总兵。
布彦泰让林则徐负责比较清闲的事务,但是,林则徐是个闲不住人灭运图录,他来到新疆史蒂芬·柯维,总想为这里的老百姓办点好事。可是,他到达伊犁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根本出不了门。林则徐就利用这个空闲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新疆屯田档案资料,将这些资料摘抄编辑为《衙斋杂录》,也就是参考资料吧。这些资料对发展新疆农业生产很有参考价值。

伊犁“林公渠”遗址
兴修水利是林则徐的专长,他在南方任职期间,治水的成绩就十分出名,他被革职以后,曾协助大学士王鼎治理过黄河水患。1844年3月,布彦泰要复垦荒芜多年的阿齐乌苏地。新疆种地离不了浇水,要想复垦,就得首先解决伊犁河水利问题。这就必须把原有的喀什河引水渠道挖宽加深,并开挖新渠引入阿齐乌苏东界。由谁负责这一项水利工程呢?当然,要选治水的行家里手林则徐负责。这时,林则徐已经是快60岁的人,体弱多病。但是,他还是要沿施工的河段细致地勘测丈量,甚至深入到伊型河的上游喀什河流域。龙口地形复杂,北岸是乱石陡坡,水在坡旁流,必须挖石排淤,使水流通畅。南岸受河水的冲刷,多处坍塌,必须打上木桩,砌上石头,筑起护坡堤,建起调水坝。整个龙口渠首工程要修的渠,宽三丈到七八丈,深五六尺到一丈多,长六里以上。林则徐亲自率领锡伯营兵丁民夫。6月动工,苦干四个月,共用工10万以上,完成了工程量最大、最困难的龙口工程。
1844年10月,200多公里长的水渠全线贯通,引水灌溉复垦面积约15万公顷。这是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当地民众为表达对林则徐的敬佩与怀念,称之为“林公渠”。

布彦泰对林则徐的评价
通过此事,布彦泰更加敬重林则徐。他向朝廷奏报:开垦阿齐乌苏大局已成,渠道全通,10多万亩土地得到灌溉鱼贯而入造句,还不误春耕。奏折中还说了林则徐的立功表现。他说,林则徐到伊犁已经两年,我看他聪明而不浮躁,学问渊博而不泥古,诚实明爽混王,历练老成,我所见过的官员,没有能胜过他的,实在是人才难得啊!当然,林则徐遣戍伊犁,是罪有应得,不过,让这样的有用之才放在这里,不去发挥他的才干,实在是可惜啊!
通过这件事,道光皇帝知道,林则徐办水利、兴农业很有本领,那就让他在新疆发挥他的才干吧。于是,道光就在1844年10月下旨,让林则徐到南疆阿克苏、乌什、和阗去勘测调研血染大明。具体事务就是勘丈地亩,兴办水利,招民安户,考核工费等。

坎儿井
接到圣旨,林则徐开始了南疆之行。1845年1月24日,年迈体弱的林则徐在他的三儿子的陪护下,蔡紫芬冒着新疆的严寒,沿着天山北路去乌鲁木齐,再经吐鲁番,走天山南路,和办事大臣全庆会合。他们在5个月的时间里末世残兵,先后领导勘査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叶尔羌、喀什噶尔、库尔勒、托克逊等地,行程两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
61岁那年,林则徐经过吐鲁番时,见一路干旱缺水,忽然发现一片绿洲,灌渠整齐,流水清清。他下车仔细观看,请教农户,问水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水是从地下的洞中穿过流出来的。当地人叫“坎儿井”。林则徐对“坎儿井”很感兴趣,在农户的带领下,实地査看,边走边问。原来它是从山地水源挖一个暗渠,长度不一,每隔20-30米有一通地面的竖井,各个竖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渐减小。暗渠的水流到田庄附近,就开始经明渠流出地面,灌溉农田。林则徐了解情况后,加以改进,每隔3-5米挖一口井,井下连环相通,水由井内水道下流。他在垦地积极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片片的绿洲出现。当地人民不忘林则徐推广的引水方法,称“坎儿井”为“林公井”。后来,有人把“坎儿井”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在哈密、伊吾勘垦4个月之后,终于在1845年12月4日接到了开释起复的谕旨。道光皇帝觉得林则徐在新疆开垦确实有功,就让他回京以四五品身份候补。林则徐得到这个喜讯当然高兴。这时,距林则徐1842年10月26日流放伊犁途中到达哈密时,正好过去近3年两个月。1845年12月9日,林则徐在哈密军民恋恋不舍的送别下,启程离开新疆。
林则徐一生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虎门销烟、广东禁烟等惊世之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来源:(《伊犁河畔林则徐》·鹏鸣)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长按二维码深海巨鲨,
关注我们吧!

分类:全部文章 | 标签: | 查看:265
信阳固始天气预报休闲农业指南《休闲农业术语、符号规范》-资金申报网思乡之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