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作文传奇|“礼乐名邦”石匾作者朱阳的宦海人生-在玉溪

2018年03月25日

传奇|“礼乐名邦”石匾作者朱阳的宦海人生-在玉溪


穿过通海古城上秀山,由通海文庙照壁的外墙边走过,你不经意间抬起头,就能看到四个石刻楷书大字:“礼乐名邦”,落款是“内翰知县事朱阳书”。今天,“礼乐名邦”已经成为通海的美誉和代称,闻名遐迩,而书匾者朱阳其人并不为人所熟知。

查阅《道光通海县志》,可以找到朱阳的小传:
朱阳,福建漳平进士,由翰林改授知县,乾隆二十六年任。
这段小传太过简略,读完优众网官网,朱阳的生平事迹还是有些模糊。
再查清代编纂的《道光漳平县志》,有一段较为翔实的记载:
朱阳,字桐野,号菁溪,居仁里人。廷鸿子。乾隆辛酉选拔入监,肄业,考取教习。庚午举顺天,壬申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人皮唐卡。假归,丁母忧。服阕,入都散馆,改授云南通海令。县故疲弊,又值新罗地震大灾,下车问民疾苦,家巡户视。上官遣史检察,冠盖相望,境内独恬然。调宝宁,缅匪不靖,王师西征,檄调役夫辇运军装,捐俸赴驿所雇募,竣事晏如,民不知也。积劳成疾,卒。
这段文字,多被通海学者征引,但几乎没有注释过。结合漳平的史料,我对这则朱阳的小传做一些粗略的解读。
朱阳老家及父母
朱阳的老家在清代称居仁里铁窗泪简谱,即现在的漳平市南洋镇暖洲村。志书上说他的父亲叫“朱鹏山”,疑有误。后来读到《道光漳平县志·艺文志》所载的《朱鹏山先生家传》:“鹏山,讳廷鸿,字大羽,一字云翼……”才知道,朱阳的父亲在漳平是有名的经学家,一生以“鹏山先生”的尊号行世。朱阳在乾隆二十年为其父母所立的墓碑现在还能看到,碑中央有一段刻字:“剌授儒林郎例晋赠奉直大夫户部监督兼工部营缮司主政经魁鹏山朱先生”。可知傣族泼水节作文,朱廷鸿死后仍被儿子朱阳尊称为“鹏山先生”,“户部监督兼工部营缮司主政”是他出任过或朝廷赠予的六品京官,“经魁”说明他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志书记载,朱廷鸿在雍正元年曾考中乡试第二名。而清代乡试中以“五经取士”,即在前五名中,按“五经”各取一名为首,选中者即为“经魁”。
乾隆六年
朱阳在乾隆六年,经过地方上的选拔考试,进入国子监读书,他在父亲的墓志上也自称是“太学生”,毕业后,考取国子监教习一职。乾隆十五年,他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说明他在国子监任职后并没有满足现状疯狂的作家,一直在刻苦攻读。两年后,他顺利考中进士,后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二十年,母亲李夫人逝世,朱阳回籍丁忧。三年后,他进入翰林院都散馆,被授予“政华殿纂修”。这是朱阳在京城的一个简单的履历,反观他在科场上的顺风顺水,与他“经魁”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翰林被选派到地方任职锻炼,这在明清两代是惯例。但由繁华的京城派往遥远、蛮荒的边地通海,确实不是一般官员所能接受的。在漳平民间,关于朱阳远赴通海任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朱阳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有一天去拜访漳州同乡、内阁学士、上书房总师傅蔡新。两人正在交谈,家人来报,乾隆皇帝驾临,朱阳来不及回避,只好跪拜迎驾。乾隆皇帝得知面前下跪的年轻人是翰林院庶吉士,就想考考他的才学,问道:“蔡府门前摆放的为何物盛唐权奸?”进蔡府前,朱阳就看到门前立有石人像,他知道那石人叫“翁仲”,原型是秦始皇时代的大力士阮翁仲月下缠绵。可是他心里一慌,竟把“翁仲”说成了“仲翁”。乾隆皇帝听了他结结巴巴的回答,很不高兴,随口吟出一首打油诗:“翁仲缘何作仲翁索德罗斯,昔日读书欠夫功。此才岂堪为林翰,贬出都门做判通。”就这样朱翰林被贬到了通海做知县。
乾隆二十六年
乾隆二十六年,千里迢迢来到云南通海,朱阳就遇到了一场大地震,《道光漳平县志》上记载叫“新罗地震”。查阅云南的史志,通海及周边并没有一个叫“新罗”的地方。而查阅清宫档案资料,却找到了朱阳到任那年云南境内发生的一次大地震。据《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一书收录的奏折《云贵总督爱必达等奏报云南新兴州及江川县地震赈抚情形折》可知: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十九日、二十日(即公元1761年5月23日、24日),云南新兴州、江川县发生大地震,邻近的通海县也受到了波及,灾区房屋倒塌,百姓伤亡惨重。另从《新纂云南通志》整理的史料来看,朱阳上任这年,云南省内唯一被记录的大地震也仅有震中在玉溪的这一次。因而《道光漳平县志》上记载“新罗”应是“新兴”之误。在这场大地震中,朱阳首次主政一方,一上任就能“问民疾苦,家巡户视”,可谓尽职尽责。震后,上级官员来巡察工作,而通海“境内独恬然”,说明朱阳主持的灾后重建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秀山公园收藏的朱阳旧匾“燕诒堂”
乾隆二十八年
乾隆二十八年,通海再度发生大地震,据《道光通海县志》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亥时,地大震,城郭、寺观、衙署、民居倒坏甚多咸殷晶,压毙八百余口。奉旨赈恤。”此时,朱阳仍在通海任职,一个任期,遭遇两次大地震,对这位外乡的翰林来说也是很不幸的。但让人欣慰的是,在《道光通海县志》这部志书里湘潭县一中,很多灾后重建的工作都有他的身影。在“学校”一章里有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地震触手猴,学宫(即今天的通海文庙)照墙稍有崩坏,知县朱阳修补复旧。冯溪”在“城池”一章里也有记载:“乾隆二十八年地震,雉堞城楼俱圮,知县朱阳详请修补况丽,其制如故。又建照墙于四门之外:东曰‘海天春晓’,知府王文治题;北曰‘佳丽殊百城’,知县朱阳题;南曰‘礼乐名邦’,知县朱阳题;西曰‘朝来爽气’,知府王文治题田文仲。每字皆大书石刻嵌入墙内。”

在这场大地震中,朱阳所做的工作可能远不止这些,只是限于旧志的体例,无法收录。他在通海工作了四年多时间,后世的《道光通海县志》《嘉庆临安府》都将他列为“名宦”,县志对他的评价是:“政简刑清,恤民爱士”。 其实他在通海最为现代人称道的还是在文化上的贡献。对通海人来说,“礼乐名邦”这四个字是非常有分量的美誉,至今仍在使用,原创者正是朱阳。有通海学者考证说是出自康熙年间书法家许弘勋硫磺岛来信,不知道出处在哪。在秀山公园春咲梓美,我们还能看到他修建的寄亭,还能读到他为秀山题写的名联:
“一亭人谓如拳耳,是海吾将欲袖之。”
“谁云学士无坐处,如获小山于梦中。”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可以说,通海的古城,秀山的“匾山联海”,因为朱阳的到来而增添了一份翰林的文采与诗情。
朱阳在秀山公园海月楼西侧建造的寄亭
乾隆三十年
乾隆三十年,朱阳调任宝宁县知县,漳平县的学者不知道宝宁位于何地。宝宁,是一个旧县名,乾隆元年置,在今云南广南,为广南府治所,1913年改名广南。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宝宁,但一说起广南,我们就清楚了。朱阳在通海辛辛苦苦干了四年,在乾隆二十六年还短期代理过晋宁州知州,到头来,却被派到了比通海更加边远的宝宁。也就在乾隆三十年加拉克苏斯,缅甸出兵侵入云南南部的景洪、临沧等地,前锋甚至到了普洱府境内,新任云贵总督刘藻统兵出击,却陷入缅兵的伏击圈,损兵折将。乾隆皇帝震怒,刘藻畏罪自杀,之后,一场持续了18年之久的清缅之战就这样在中缅边境蔓延开来。乾隆三十年,清缅之战爆发的第一年,朱阳刚刚到宝宁县,就被“檄调役夫辇运军装”春哥纯爷们,这件苦差事笑娶五夫,看似临时工作,其实旷日持久,没完没了。朱阳接到这项工作后,又不想将繁重的徭役摊派给普通老百姓,只得自掏腰包,“捐俸赴驿所雇募”,出钱又出力,为民着想,却不向民众表功。我查了一下清代道光时期通海知县一年的“工资”,大约是俸银四十五两,外加奖金,即养廉银八百两。朱阳出任通海知县时,虽说处在“康乾盛世”,一年的工资收入也不会高太多。这样一笔收入,对于供养一个小康家庭应该尚有富余,但要出钱应付朝廷摊派下来的各种徭役,显然是杯水车薪。
乾隆三十五年
据《道光广南府志》记载,朱阳在宝宁县的任期止于乾隆三十五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他积劳成疾,死于任上。三年后,曾经陪他到云南上任的儿子朱泗替他做完了各类杂役,艰难地将他的灵柩运回福建漳平,葬于菁城长垄坑家族墓地。在朱阳的墓碑上,我们还能看到一长串的刻字:“皇清赐进士第奉政大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充政华殿纂修改授云南通海县知县晋秩府同知菁溪朱阳先生暨德配陈孺人墓道”,从“晋秩府同知”几个字可知,朱阳在宝宁任知县后期已经晋升到广南府同知一职。只可惜,一场漫长而失败的战争终结了这位有才干、有仁爱之心的翰林的一生。

作者:蔡传斌 文/图
编辑:蒋婵雯 审核:杨雪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玉溪人都在看厉害了!玉溪上榜2018年“世界春城”80佳青听|1992-2018,一个玉溪女孩的青春飞扬网络疯传“弃婴领养”系谣言 警方已介入调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玉溪日报新闻客户端
在玉溪微信公众号

分类:全部文章 | 标签: | 查看:249
怡之航场站提单号查询急切网制作文字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