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亲子传书法之美——记中国书协高级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长庆。《中华英才》半月刊2018年第5期书画名家专题报道。 承国学之魂-聚英才天下
2015年08月01日传书法之美——记中国书协高级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长庆。《中华英才》半月刊2018年第5期书画名家专题报道。 承国学之魂-聚英才天下
《中华英才》2018年第5期
文/吴天鹏
《中华英才》半月刊刊登版式
人物简介
王长庆,字乙名,正德斋主人,1972年10月出生在沧州,现供职于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觊觎的读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考级中心高级教师,中国书协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协会员,中国收藏鉴定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协会员、中国道教书画院委员。
王长庆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艺术,七岁习书,先后研究临习颜真卿、钟繇、虞世南、王羲之、文征明、褚遂良、欧阳询、钟绍京等多种碑帖,对传统书法认识有一定基础,书法特点也多以传统的笔法为主。
篆福
作品获:《全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展》、《全国纪念长征胜利88周年名家书画展》全国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书坛新人展》提名奖。入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华之光第二届书法展等全国书法专项书展》、《全军书法篆刻作品观摩展》、《迎冬奥会名家书法展》、《北京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展》、《北京第十一届首都文化艺术节-祖国颂翰墨情怀书画展》、《北京市直“职工心向党、喜迎十九大”书画展》。行书作品“大象无形”、篆书作品《短歌行》、小楷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篆书《观沧海》分别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收藏。近50幅作品刊登于《解放军画报》、《中国冶金报》、《解放军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报刊期刊。2014年在家乡河北盐山举办了个人书法艺术展,2015年在北京普渡寺举办“正德翰风书画作品展”。
多年来从事书法公益教育,潜心编写书法教案,起草了8个课题、140多章节、10多万字的书法基础教案。形成自己的书法教学风格,并撰写多篇书法理论文章。
楷书:青玉案
燕赵大地自古就出慷慨悲歌之士,也是文化积淀丰厚之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在这方文化沃土浸润长大的王长庆,自幼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因家境贫寒无法用纸墨临习,就用树枝木棍在沙地上勾画。18岁那年,怀揣着从军报国的绿色梦想来到了军营。在铁血营盘里开启了自己的书法梦想。
行书:随缘
晋韵雍容、唐风古法、宋意极趣,这三种风格成为了中国书法的三大古风。王长庆认为,中国书画源头可追溯到从伏羲一画开天,书法和绘画,两者都是线条的艺术,两者一脉同根,有相互有别。但就书法而言对于线条美的要求更高更严谨。这是他数十年临习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中最深切的体悟。
在三十多年的临池学帖和孜孜以求的严谨学书中,他从晋唐楷书入手兼攻“二王”,在沉稳中求方正沉鱼指谁,自迤逦中找规律,从碑帖中寻变化,在实践中求创新。俗话说,书法之功在字外,在长久的书法学习中王长庆发现,书法其实和国学是一脉相承抗战虎贲,都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和根基。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
隶书:短歌行
王长庆认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学息息相关。国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而书法则是传承了国学中美的艺术。书法的终极旨归是研究美、探讨美,是将国学中美的艺术以一种直面的形式得以展现。
在今天,一面是书法视觉化倾向,其实质是去文化的;另一面是国学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弱化、碎片化地位,使得今天的书法除了技术性的展示和造型上的追求外,明显缺乏文化上的依傍。
正是这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对国学修养之于书法的意义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汉字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催生了独特的灵动的气韵、风骨、写实、写意、言志、抒怀、寄托艺术审美观念。而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画出的符号所能够传达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独有的艺术。因此,中国书法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
草书:论书
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书学也是如此。这两种学问并不是互相割裂的郭竹学,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国学和书法有助力人生体悟。书学不仅仅是有关智识的学问,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这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研究,更需要亲自实践。实践和体悟笔法的过程,也是学问的过程,或者说,书法审美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学问。
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任鱼网。而笔法的获得又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体悟,即唐人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将其总结为向外和向内的追求,向外追求最后都归于向内追求。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担夫争道”而悟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这方面,古代书论多有描绘,但有些过于玄虚。当然,笔法也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古代书论获得,但读书也需进行人生体悟,读书而不体悟,等于吃饭而不细嚼,必定是“囫囵吞枣”。
关于人生体悟的学问,实际与儒家和儒学息息相关。为何国学中儒学占了相当比例,就在于儒学不但是要研究古代典籍,更在于要进行人生体悟。这方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曾国藩等人都是榜样。学习和研究书法,更离不开人生体悟,没有这种精神,是万万写不好书法的。
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所以,书学虽与国学息息相关,但国学只是方法和途径。研究美、探讨美,是书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杰西麦卡尼。但这美,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美学,而不是西学体系中的美学,故美学又必须建基于国学之上。国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坐冷板凳,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新闻深喉咙。
楷书:渔家傲秋思
正气养大德 临书气自华
一张宣纸、一方石砚,一管纤毫,一个身影孜孜不倦地在书案前临池习书,这就是王长庆每天的必修课。为追摹古人运笔心法,他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揣摩临帖取意上。为时刻激励自己,以浩然正气养大德之魂,他为自己的的工作室取名“正德斋”。
合体字:有容乃大
合体字:学好孔孟
合体字:长寿
成为一名军人的王长庆,对书法的热爱愈加强烈。除了部队生活,他把大量时间用在临帖和学习传统的国学经典上刘灿梁,几年的部队生活的砥砺打磨,他的书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不仅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文学修养,积累了较为丰厚的国学基础,对书法理论和书法线条的掌握,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在驾驭各种书体的创作上,榜书能挥椽之笔而大势凌人,小楷也能收放自如古朴自然。
草书: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长沙
王长庆先生对于书法的热爱,犹如土著对于图腾的崇敬,更如离离原上草生生不息。他认为书法应该是发自心底的热爱,而不应当做为一个职业或者一项工作来完成。只有心中有了这份热爱,才会有心思有兴趣去研究,才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名书名帖,才能感受到水墨线条、笔法的变化和字型结构的魅力。热爱是根本,兴趣天成才是是学习书法的动力源泉。
王长庆对于书法的理解有自己认识,讲的最多的就是书法中的“形、势、意、气”。他说它们各有特点,又密切联系、溶为一体。“形”比较好理解,就是笔法、字型和章法的形象,易于人们感知;“势”从最为单纯的一点一划,到每个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相生相发的势脉关联,或某种书体的风神意象都可以用“势”这一概念来描述。相对而言,“形”偏于静态、表象、结果,而“势”偏于动态、内在、因缘。书迹形态、笔姿笔势、手的运动三者因果相生,互为表里,和谐一体,而贯彻三端者,为“势”,“势”是打通书法自身狭小的畛域而同于自然妙有的契机;“意”是势的衍生,不同的势产生不同的意态风神;“气”最为抽象,历代书家都以气为书法之至要关键,如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刘熙载说: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义次之等。气轮回乐队,一是从法度中来,从功力中来,从气质中来,从学问中来,从情理中来;二是要养心、养身,心、身俱到,可逐渐达到形神兼备,气足神完的美境。
篆书:书学元明
对古帖名帖的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王长庆认为,学习书法必须要从临摹开始。中国书法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已经把笔法、字型以及通过笔法和字型传递感情研究得极尽完美,也总结整理出大量的书法理论论著。他说临习碑帖之根本就是学习先者的笔法和结字规律,改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在学习书法基础时,论笔法和结字严谨经典之作当数楷书,经千百年来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学习、研究,当数欧、柳、颜、赵这四家的字帖最为全面,临习他们的碑帖应该是学习书法最佳途径,待有一定基础后再习其他书作更容易入手。
在研究书法和其他国学经典过程中阴牙人,王长庆先生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利用上了,工作室、工作单位、家三点一线。他工作繁重但仍不放松对书法的练习,没有时间就压缩睡眠时间,经常练习至凌晨才休息。这些年写下的读书笔记达50多万字,书法用纸上万张,工作室小阳台上的废纸有两米多厚。王长庆先生这种拼命学习的精神令人钦佩,也成就了他的书法和学问。
创意书法: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章草:六盘山
投身于公益 以书法德育
自2013年开始,王长庆就一心扑在书法公益教育工作上,大家为此不太理解,但他却坚持不辍。他告诉笔者,投身书法公益事业,用书法培育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德,不仅是机缘巧合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篆刻:心经
一次,王长庆送孩子去一个民办机构学习书法,试听了几个机构的书法课程,最大的感受就是培训机构的老师教学观点及方法过于商业化,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触及国学的精粹与实质,没有讲明书法到底是什么,这对孩子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帮助,有些还误导学生法师驾到。由此,萌生了投身公益书法工作的想法。
王长庆认为,学习书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书法教育观念。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和精神的陶冶。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书法教育之目的在于以写促智,以写育人。学习书法一定要学根本,讲源头,追寻“道法自然”的方法,要把中国的汉字讲透,要把书写汉字的规律讲清,让学生们自己去领悟书法的魅力,让学生们了解书法是国学中最为综合的一门艺术,包含着如何做人做事。
行书:如梦令
自此,王长庆先生认认真真研究如何做书法教育、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到底是什么?它是中国各种文化的浓缩。那我们就要从中国的造字理念以及对文字从繁到简演变的整个规律开始入手讲解。书法教育,除了教育学生把字写好之外,中国的书法还有更多的内涵。
如何做一个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的老师,更值得思考。我们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孩子们就会学什么形象。做书法教育,必须要做到德艺双馨。王长庆认为如果教出的学生只会书法而不懂其他国学的知识,如六艺、诸子百家、诗赋、兵书等汉阴吧。学不会做人,那自己的书法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是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基本思想。当下书法环境不好,霍晓红金钱至上,浮躁之风盛行。教育学生要经得起金钱名利的考验,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把人品人格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作为书法教育的很重要内容之一。
篆刻:风景这边独好
篆刻:惟此欢喜
经过充分思考,树立起这些教育理念之后,他开始了认真梳理书法教学脉络,用了三年时间的研究梳理,从浩如烟海的书法历史中,撷其精华,按照基础分类,整理起草了8个课题、140多章节、10多万字的书法基础教案。他说,汉字的方正,暗喻处事公正、为人正直、品德端庄。从古到今,它是中国人精神上的模范,修炼品行的标榜。书法不仅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它还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行’与‘道德’。所以一定要让学习书法的人先了解汉字由来的历史过程,古人造字理念及汉字内含,这样学习书法的目的就不同了,减少了功利色彩,从而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真正热爱许爱周。同时,在教授书法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的熏陶,包括中国古诗词讲解、文字演变、文化道德等,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格调。
篆刻:上善若水
篆刻:禅境
王长庆认为,做公益就是用良知做事,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社会,对待受众。公益是一件有益之事,也是一种修养和智慧。立足根本,将公益事业投入到书法教育和弘扬国学文化上。他积极参加书法公益教育,开办了四年的书法公益,授课六期,教授学生200多名。并为学生免费提供笔墨纸砚和教学场地。还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神勇投弹手,送春联,为老红军老干部送福字、到老年大学、社会艺术班进行义讲。
篆书:禅
国学经典是文化教育之根、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宣扬国学之美,唤醒国人对国学文化的热情黄庭立道 ,传承中华之魂,将国学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了当前王长庆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愿王长庆以“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信心,“以正养德”的人文精神,体现自己作为一位书法家的人生价值,做翰墨的传承者,国学文化的布道者,新时代的公益引领者。
《中华英才》半月刊简介:
《中华英才》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10月,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国最早以人物报道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新闻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在北京出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创刊29年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已经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形成自身品牌优势。
《中华英才》秉承“宣传当代杰出人物,记录改革开放进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办刊宗旨,坚持独家、真实、客观、严谨的办刊理念,始终关注中外高端人物,关注重大新闻事件,关注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和英雄群体,报道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艺术、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中华英才》拥有强有力的采编力量,图文转载率在期刊中名列前茅乐贝亲子。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曾有这样的评价:“《中华英才》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不断提高宣传艺术,尽心竭力地推出一大批各条战线上的中华英才和英雄集体,浓墨重彩地宣传着我们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和光荣业绩,富有色彩地介绍了中外对世界有影响的各界人士,是我国期刊之林中有影响的刊物,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方面都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多年来,《中华英才》聚合各方资源,积极拓展产业链,取得了新的发展。刊社先后主办的“省部长联谊会”、外交官联谊会”、“百名英才书画展”和连续四届举办的“中国年度英才”推选活动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中华英才理事会秘书处电话:01084937963 18811771127 18610245931联系人: 华宣 宿雅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1号海育大厦17层(100036)网址:www.zhonghuayingcai.cn>邮箱:13901160171@163.com
红墙刊物
领袖杂志